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艾青第一部诗集是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5-02 15:11:48    


艾青故里畈田蒋村

 艾青故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五开两厢的楼房,大门上题写着“耕读家风”四字。屋的左边是一个小广场,正对广场是两扇大门。门上挂着“艾青故居”的匾额,匾额右下边,立着艾青的半身雕像。雕像上的艾青,满脸沧桑却目光炯炯,嘴巴微张着,似乎正对着广场、对着河塘、对着满山的松林吟诵那惊天动地的诗歌……

01

命中注定的相遇


  1910年3月27日,艾青生于畈田蒋村的一个地主家庭。因母亲生他时难产,生了三天三夜,算卦的人说他“克父母”,不许他叫父母为“爸爸妈妈”,只能叫“叔叔婶婶”。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把小艾青送到奶娘“大叶荷”家中寄养。


  “大叶荷”是畈田蒋西边大叶荷村的人,自幼被卖到畈田蒋做了蒋忠备的童养媳,因此大家就叫她“大叶荷”。虽然命运坎坷,家境贫寒,然而“大叶荷”对小艾青的关爱和照料却无微不至。艾青和“大叶荷”建立了深厚的母子感情。1914年,4岁的艾青被接回家中,并到本村蒙馆就学。


1992年5月21日下午艾青在畈田蒋村参加大堰河墓碑揭牌仪式途中


  1932年7月,由于参加“左联”的革命文艺活动,艾青在上海被捕。1933年1月14日,望着铁窗外飘落的冰冷雪花,对乳母的思念成了艾青此刻心头唯一的温暖,一气呵成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诗作,写毕由律师沈钧儒带出监狱。此诗的发表一举奠定了艾青在诗坛的地位,艾青此后的人生轨迹也因此而改变。


  有趣的是,艾青当时只知道“大叶荷”是金华方言中的读音,却不知道是哪几个字,且金华话中“大叶荷”与“大堰河”同音,故写作“大堰河”。


艾青故居


  1935年,艾青出狱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并以《大堰河》命名,由此可以看出艾青对于大堰河的深厚感情。可以说,是大堰河与艾青相遇成就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使艾青的创作开始为人们所关注。


  大堰河,这位平凡的母亲,不仅哺育了艾青的生命,而且带给了艾青无尽的文学灵感。





02

永远渴求着创作


  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当时身居重庆的诸多文艺家面临着何去何从的抉择。艾青、严辰,小说家罗烽、逮斐,画家张仃决定结伴前往延安。他们一个月路程冲破47道关卡,终于在3月8日安全抵达。艾青一度激动地说:“我这个‘流浪儿子’,终于回到了‘娘’的怀抱!”


新凤霞夫妇和齐白石、艾青、张光宇等人的合影


  来到延安的艾青,加入了鲁迅艺术学院担任教员。艾青主张“诗必须成为大众的精神教育工具,成为革命事业里的宣传与鼓动的武器”。于是,我们能听到这样的呼号:“给我一支枪,我要上战场,国仇家恨千万桩,那个能够再忍让!”“我的兄弟,我的爹娘,都惨死成一堆泥浆;我的田舍,我的家乡,也轰炸得一片精光。”……


  1942年4月间,毛泽东约请艾青交谈。毛主席说:“现在延安文艺界有很多问题,很多文章大家看了有意见,有的文章像是从日本飞机上撒下来的;有的文章应该登在国民党的《良心话》上。你看怎么办?”


艾青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与代表们合影


  “开个会,你出来讲讲话吧!”“我说话有人听吗?”“至少我是爱听的。”过了几天,艾青将毛主席委托他收集文艺方面的意见材料上交给毛主席,并经修改成文发表在《解放日报》上。1942年5月2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杨家岭中央办公厅召开。此次会议召开后,作家们纷纷深入生活第一线,使延安文艺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艾青的精神思想也有了进一步蜕变。很快,他与萧三、塞克赴南泥湾。在南泥湾这片塞上江南,艾青受到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和秧歌锣鼓感染,自告奋勇组成秧歌队闹腾起来。他带领的一百多人的中央党校秧歌队,演遍了杨家岭、王家坪、桥儿沟、南泥湾等地……


  在烽火连天的延安岁月,艾青以“最伟大的歌手”要求自己,写作已然成为他的生活方式。他说道:“我永远渴求着创作,每天我像一个农夫似的在黎明之前醒来,一醒来,我就思考我的诗里的人物和我所应该采用的语言,和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分进步……甚至在我吃饭的时候,甚至在我走路的时候。”


1952年艾青(左)在广西邕宁参加土改





03

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53年,为响应党组织提出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兵的号召,艾青从延安回到了故乡傅村镇畈田蒋村。那个年代,畈田蒋村尚未通电,夜晚照明只靠一盏煤油灯,也找不到好的书报可看,即便这样,艾青也没有闲着。



1956年冬,艾青与高瑛在豆腐巷9号家中


  一天晚饭后,他在村道边散步,偶遇当过八路军的几位老人,便主动上前攀谈,一起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回家之后,艾青文思泉涌,随即写下了《藏枪记》。“杨家有个杨大妈,她的年纪五十八,身材长得很高大,浓眉大眼阔嘴巴……”这首《藏枪记》以民歌风格反映浙东山区抗日游击队活动,并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将一个宁死不屈的革命者——杨大妈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20年一转眼过去了,艾青再次踏上故土已是1973年,当时的他不再是有着中国著名诗人头衔的风光人物,而是顶着“右派”的沉重帽子。尽管如此,他创作的步伐却从未停止。



  “大伯这次回乡采风还不忘带着笔记本,他把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想全部记录了下来。”蒋鹏旭说,这个笔记本珍藏于金华市艾青纪念馆。


  笔记本的其中一页记录了艾青召集村民了解农业生产的情景。“大队农业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67年的亩产600斤,上升到1970年的1015斤,1973年达到最高纪录。”笔记本上记录了粮食增产的原因在于科学种田,这一举措不仅使粮食增产了,还让农民的生产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1958年村里造了公路,1971年大队买了榨糖机,1972年购置了两台手扶拖拉机、两个变压器、四台抽水机。在笔记本中,艾青不禁感叹:“大堰河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除关注农业生产外,艾青还关注当时的农村教育、农民文化生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1970年,从杭州来了10人、金华来了3人”,这13人都是下放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一个小小的大队竟有这么多人下放,可见当时的“广阔天地”已经变得有些“拥挤”了。



艾青与高瑛重访曾经借住的房子


  此后的1982年和1992年,艾青又分别回过一次家,每次回家,他都要到村民家里坐一坐,看一看村边这片希望的田野,望一望身后满目苍翠的双尖山。



  1996年5月5日,艾青离我们而去,但他的诗从未走远。艾青被誉为“人民的诗人”并非偶然,畈田蒋这片土地给予艾青的不仅仅是家的温暖,更是朴实无华的民情民风。也正因如此,不管世事变迁,艾青依然“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