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露思带火的四川小众特产,究竟都有什么来头?
四川小众的特产小吃
火到了娱乐圈
大家最近有没有被赵露思的“吃播”刷屏
她在直播间化身“四川特产种草机”
边唠嗑边安利嘴边的小吃
四川小吃特产频频登上全国热搜

她一句“真的好好吃”
宜宾南溪的甜浆粑订单井喷
顺手拿起一包茶袋
青川深山的葛根茶一夜卖爆
一次成都小店的嗦面之行
直接带火了当地的干拌豌杂面...
这些火到断货的四川特产小吃
究竟都是些什么来头?
甜浆粑粑
四川甜品就是个粑粑宇宙
赵露思一句“真的好好吃”
让宜宾南溪的甜浆粑瞬间卖爆
村里会做的老师傅们全员出动:
芭蕉叶裹着自然发酵5小时的糯米浆
在蒸笼里膨胀成白白胖胖的“松绒云朵”

来源:小红书@Leigh
还有网友亲自复刻外婆的同款味道
蒸熟的酒米拌上黄豆粉和白糖
发酵一夜后,芭蕉叶一裹上锅蒸
开盖瞬间,清香扑鼻,轻撕叶壳
软糯的粑粑带着微酸甜
外婆那句“冷了才是精华”诚不欺我
凉后甜味更清透
一口梦回小时候外婆的灶台边

来源:小红书@阮小小宜宾银丝卷
这份看似简单的点心
其实是川南人民在栽秧季
犒劳农人的“能量甜品”
默默承载着几代农民的记忆
它和银丝卷、猪儿粑等一起
撑起了四川甜品界的“粑粑宇宙”
野生葛根茶
四川人自己的护肝快乐水
直播中赵露思撕开一包葛根茶:
“喝葛根茶可以帮肝排毒
最近喝了很长一段时间了”
说完便放入杯中饮水
一句随意的日常健康分享
原本月销10单的青川葛根茶
瞬间卖爆数千份

青川葛根享有 “南葛北参”的美誉
富含黄酮类物质、葛根素等
一杯清茶下肚,血管舒张
简直就是为熬夜党
手机党量身定做的
说它是四川人自己的
“护肝快乐水”一点不过分

来源:小红书@蜀地野生采药妞
青川当地的独门制茶秘籍:
茶砂混合高温炒制法
用蒸汽和中草药液锁住营养
出汁快、香气浓
每一口都是山野的厚赠
红糖燕窝卷
百层千层都不如花卷千层
赵露思在直播中强推了红糖燕窝卷
这款南溪手工卷销量从50单暴涨至上万
村里紧急召唤了30多位阿姨连夜手工赶制

来源:小红书@田甜甜爱吃
这花卷为啥能俘获露思的胃?
秘诀在于它“千丝万缕”的极致工艺
小麦粉揉入古法熬制的红糖
老师傅们经过反复的擀压、切割
把面团变成细如发丝的面条
再巧手缠绕成卷

来源:小红书@璐姐破酥包千层花卷
蒸熟后层叠如云,蓬松绵软
红糖香温柔包裹舌尖
有些配方还会加入燕窝丝或枸杞
一口吃出“轻滋补”的精致感
四川人把对面食的热爱
都揉进了这千丝万缕的匠心
竹 荪
Get纯天然“刮油密码”
直播中赵露思举着一包青川竹荪跟大家安利
介绍它的营养和吃法(炖汤、火锅超鲜)
还呼吁大家支持农民直销

来源:小红书@帮爸妈卖竹荪的研究生
青川竹荪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茂密竹林里
朵大裙长、肉质肥厚
自古被称“雪裙仙子”
清代时期它是宫廷贡品
连唐代《酉阳杂俎》都曾记载

来源:小红书@阿飞和爷爷奶奶
作为“药食同源”的珍品
竹荪膳食纤维超60%
被大家称作纯天然“刮油神器”
吸附鲜味能力一流
一锅竹荪炖鸡
鲜得眉毛都要掉下来
难怪它能稳坐“菌中皇后”的宝座
韭叶子豌杂面
灵魂挂汁王 韭菜叶子面
赵露思偶然走进成都的一家面馆
点了一碗12元的豌杂面
让全国粉丝跨省打卡
面馆日销量猛增至三四百碗
内蒙古爸爸带娃驱车千里
为爱奔赴千里,只为嗦一口面
虽然豌杂面很普遍
但四川的韭菜叶子面

来源:小红书@王姝叔
这碗面凭啥这么“勾魂”?
讲究都在细节里:
豌豆需炖到耙软成泥
糊糊的状态才能完美裹住面条
灵魂肉臊子得用猪前腿肉切丁
用郫县豆瓣、甜面酱和汉源花椒
爆炒出酥弹肉粒
灵魂中的灵魂
是那手工韭菜叶子面
筋道柔韧,完美挂汁

来源:小红书@请你吃面
老饕的隐藏吃法是“干拌豌杂+流心煎蛋”
蛋液裹面香浓加倍
如果再配一碗雪豆蹄花汤
快乐直接封顶
赵露思的推荐的这些小吃
不只是味蕾的惊喜
更是一方水土的生动叙事
芭蕉叶裹着农忙时的慰藉
葛根茶沉淀着山林的馈赠
豌杂面沸腾着市井的烟火
千层花卷缠绕着匠心的温度
竹荪裙摆摇曳着自然的灵性
下次去四川,别只盯着火锅串串
还有这么多被大家“种草”的宝藏特产
正等着你亲自解锁它们的故事
(来源:四川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