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造业需要“发新芽”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习近平总书记在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期间,再次强调传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持续激发传统产业的活力。传统制造业要“发新芽”,需从数字化转型、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链质量提升等维度着力,以推动产业的升级与革新。
从“机器驱动”迈向“智能领航”,促传统制造业“绽智芽”。传统制造业大多还是“流水线生产”或局部自动化生产,虽然可以降低成本、实现批量生产,但是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强。工业4.0阶段,数字技术快速渗透,在一些新兴制造业里面“大展身手”。海尔“灯塔工厂”全流程数字化,实现订单交付周期缩短50%,定制化产品占比超70%。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制造业最核心的改变,传统制造业一定要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部署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利用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实时采集与分析生产数据,优化生产流程;构建“数字孪生”系统,模拟生产场景,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和工艺缺陷。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优化排产、质量控制、能耗管理,并通过用户数据挖掘需求趋势,指导产品研发与库存管理;像服装、家电等行业发展模块化生产线,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定制化生产。
从“高耗低效”转向“低碳续航”,助传统制造业“萌绿芽”。绿色低碳发展是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国务院《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要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一大批传统制造业通过技术创新,响应“双碳”目标,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山西交城义望铁合金公司自主研发“矿棉无机纤维板”,实现全产业链上固废零排放,热能全回收。传统制造业要从“粗放生产”向“绿色制造”转型,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底色。出台节能降耗政策、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规划,完善与绿色技术相关的成果转化、技术交易等制度,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品向高端、智能、绿色、融合方向升级换代;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实施,积极应用先进装备和工艺,实施全流程系统化改造升级,优化用能结构。
从“线性串联”升级“网络协同”,让传统制造业“展新链”。产业链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核心枢纽的作用,对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关键支撑作用。没有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就没有稳定的产业发展。传统制造业的产业链是“上游原材料—中游生产—下游分销”的线性结构,各环节信息割裂。为增强产业链的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要推动产业链向网络化、协同化转型。通过5G、物联网将产业链上下游设备、工厂、物流节点接入统一平台,实时采集与传输生产数据;在仓储、物流环节部署RFID标签、智能传感器,动态追踪库存、运输状态。核心企业牵头搭建数据中台,整合采购、生产、销售等跨企业数据,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核心企业开放自身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上下游中小企业,重塑产业链生态协作模式。(金羊网 文/苟双华)
编辑:苏惠琳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制造业产业链传统数据核心下游互联网智能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7-25 07:21:00
- 本文链接:https://m.ghbk.net/news/A3gGpj5Pxk.html
- 上一篇 > 荣炳地产翠冠梨喜获丰收
- 下一篇 > 埃及:166辆人道主义援助卡车进入加沙地带,载有面粉、医疗用品等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