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管”助力东莞锂电池加速“出海”
近日,在东莞维能新能源有限公司仓库内,企业员工正通过“i莞家”微信小程序“锂电池出口一件事”审核模块,填写一批即将出口的户用壁挂电池产品信息。另一边,黄埔海关所属常平海关关员后台收到申请后,立即开展线上审核,自动验核通过后当即完成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出证,随后该批货物按时启运出口至东南亚地区。

常平海关关员指导企业使用“锂电池出口一件事”智能化系统。刘浪 摄
东莞市维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销售户用壁挂电池、机架电池等各类储能系统的专精特新企业,产品在欧美、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广受欢迎。目前,东莞市拥有出口锂电池生产企业超过400家。
随着新能源产品不断加速迭代更新,为满足海外客户对不同电池组合拼装的需求,该公司研发了一款带有自锁结构的储能电源并机装置,实现锂电池自由组合拼装或单独抽拉拆卸,大大拓展了产品的使用场景。“产品的推陈出新也给我们出口通关带来挑战。产品更新后对应的包装材料样式及要求也随之增加,我们担心如果查检流程耗时长,无法按时交付订单。”东莞市维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董铮表示。
常平海关在调研过程了解到该企业诉求后,针对锂电池监管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不足、需线下提交纸质材料等问题,联合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共同开展出口锂电池包装智慧监管改革,借助“i莞家”微信小程序中的“企莞家”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出“锂电池出口一件事”审核模块,对锂电池危包使用鉴定流程进行了优化升级。
“企业通过微信小程序在线提交材料,可以实时追踪业务进度,实现‘零跑腿’办理。该模块还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提前比对产品信息与备案数据,自动核验合规性,缩短人工验核时间,实现企业锂电池出口申报当天递单、当天审核、当天取证。”常平海关查验科科长钟静雯介绍。
“我们是第一批参与该项改革的试点企业,现在整个业务办理流程耗时不超1小时,审批效率提升了87.5%。海关这项改革大大提高了我们订单交付效率,降低了通关成本。”董铮表示。
据了解,自2024年8月出口锂电池包装智慧监管改革试点以来,单批次出口锂电池的物流与仓储成本降低约15%。今年1-6月,常平海关共开展锂电池包装使用鉴定3044批次,同比增长51.82%。
下一步,常平海关将持续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不断推进出口锂电池包装智慧监管业务场景等改革,为锂电池加速“出海”注入强劲动能。
南方+记者 戴双城 通讯员 杨晓波
【作者】 戴双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