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先研院“科创论剑” 五项目“各显神通”
大皖新闻讯全球首创的非接触式心电图监测EMCG技术、当前市面上最小三维荧光光谱仪、推动我国在DRAM内存领域实现独立自主的DDR5 PMIC芯片……4月26日,中国科大先研院以线上直播方式举办“创新引擎 2025”创新成果发布会,展现先研院近年来加速成果转化落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成果。
全球首创非接触式心电图监测技术
合肥中科知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赋权企业,核心技术源于中国科大智能感知实验室,团队硕博占比50%以上。团队全球首创的非接触式心电图监测EMCG技术,突破了百余年来心电图仅能通过接触式传感器获取的局限,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基于电磁信号的非接触式心电活动重构。相关研究成果获得IEEE Spectrum特别报道,并被Nature子刊录取。2025年4月荣获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荣获金奖。
当天,中科知奇总经理张冬介绍了“非触式EMCG心血管健康检测系统及多模态中风风险评估系统”项目。据了解,非接触式EMCG心血管健康监测系统是一款高隐私、高舒适、高精度的生命健康智能监测系统,利用智能电磁感知技术非接触、不受视距限制、高隐私性的天然优势,结合人工智能分析算法,重点实现对心血管健康、睡眠呼吸健康等问题的早筛,准确度对标医用金标准设备。而BE-FAST评估系统通过视频信号评估特征动作完成情况,分析多个指标健康状况。通过分析各个指标数据,预估中风风险,及时发现潜在中风风险并进行预警。

DDR5内存的广泛应用,带动了DDR5 PMIC的市场需求增长,尤其在服务器、数据中心、高端PC等领域。发布会上,乘翎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斯介绍了“乘翎微电子-DDR5 PMIC芯片”。据了解,此款芯片是配合新一代DDR5 DRAM内存而研发,专为算力服务器所需的大电流内存模组而设计,直接决定DRAM内存的供电稳定性,进而影响最大存储容量、内存频率等。此款芯片的量产,将推动我国在DRAM内存的独立自主,完善安徽省在内存产业链的上游布局。
最小三维荧光光谱仪实现水质智能监测
智慧环保与绿色制造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宇昇带来的“智能水质监测系统”,相较于传统水质传感技术,其高信息密度可带来检测范围和精度的提升。据了解,这是当前市面上最小的三维荧光光谱仪,在保证高性能的前提下,显著减小了体积和重量,便于携带和现场作业。而通过采用先进的光学系统和探测器,结合快速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也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效率。
天空地一体化超光谱遥感应用工程实验室博士魏少聪带来的“大气污染物立体分布超光谱遥测仪”,可以同步测量大气中多种污染气体的垂直分布、水平分布和排放成像。该仪器能够实现污染物排放溯源,具有高时空分辨率、数据实时性强和测量隐蔽性高等特点。“它可以快速配置,执行多种监测任务,如长期定点观测、短期临时监测和移动巡航监测。”
宽谱电磁信号模式分析实验室研究员王文伟介绍的“欠驱动灵巧手”项目,建立了涵盖算法、硬件及机械的灵巧手整机方案,提供灵巧手规模化生产方案。目前,团队已在绳驱/连杆驱动灵巧手产品及无刷空心杯电机、滚珠丝杆等相关配件研发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已累计孵化国家级高企115家
中国科大先研院是安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标杆性新型研发机构。近年来,先研院累计建成应用工程技术中心25家、联合实验室79家,获得知识产权授权450项,2018-2024连续7年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榜,是唯一连续入选的新型研发机构。
目前,先研院组建专业技术经理人团队,运营“鲲鹏大厦”,赋能“鲲鹏计划”,为中国科大赋权改革试点和成果转化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目前,先研院累计孵化企业345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5家,雏鹰、瞪羚等高成长企业89家。
为了集聚创新创业人才,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智力支撑,2020年,先研院成为中国科大校内独立招生单位,成为全省唯一的具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产学研用”多主体协同育人体系,开展专业型工程类研究生定制化培养,累计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1700余名,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高层次应用型科技人才。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编辑 崔恒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科大内存心电图中国灵巧光谱仪非接触式据了解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4-26 23:00:00
- 本文链接:https://m.ghbk.net/news/AeqRAdrPLD.html
- 上一篇 > 佛山市润弘宝电子有限公司注册“RHONGBAO”商标获核准
- 下一篇 > 400万粉丝博主被北大拟录取!其专业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