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国强:雪域高原上的“蜂语者”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毅
“特别激动!现场庄严肃穆。”4月29日,伍国强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前一天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的场景。这位曾获评全国“最美支边人物”、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湖南省最美退役军人的农业专家,又多了一份宝贵的荣誉。

(4月28日上午,伍国强在人民大会堂前拍照留念。通讯员 摄)
伍国强告诉记者,受奖第二天,他就匆匆赶回了浏阳。“蜂农兰海亮发愁,许多村民上门买蜂蜜,他担心摇得多了影响蜜蜂正常繁殖。”伍国强一回浏阳就直奔永安镇水山村放蜂基地。
“今年春天雨水少、光照足,油菜花开得旺,蜂蜜产量够多,尽管卖。”他一来,一指点,兰海亮不慌了。
除了担任浏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伍国强还是远近闻名的农业技术推广先锋,带出众多养殖致富能手,大家都亲切地叫他“伍老师”。
望着金灿灿的油菜花田,伍国强很牵挂另一批远在3000多公里外的“学生”,“贡嘎的狼牙刺花也该开了,不知道扎西达吉家摇蜜收成好不好。”
在西藏当兵13年,退役后15年间先后5次援藏,伍国强说,雪域高原早已是他的“第二故乡”。

(伍国强在雪域高原进行畜牧防疫工作。通讯员 摄)
2015年,伍国强第二次援藏。此前,他作为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首位援藏的动物疫病防治员,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藏族兽医,让技术在这里扎了根。彼时,他在贡嘎漫山遍野的狼牙刺花跟前,生出了新点子,“这里有这么多野生蜜源,很适合养蜂啊!”
伍国强跑遍贡嘎县各乡镇,他惊喜地发现,这里天然蜜源花类多,叠加花期长,养蜂优势明显:4月有高原蒲公英、5月有狼牙刺花、6月有苜蓿花、7月有油菜花……
2018年,伍国强和援藏队员带上精心培育的一批蜂王进藏试养,同步开展养蜂技术培训。杰德秀镇杰德秀村的牧民扎西达吉,是学养蜂最积极的学员之一。这位连汉字都不识的藏族汉子,为给孩子挣学费,常因语言障碍急得比手画脚。
于是,伍国强隔三岔五往扎西达吉家里跑,手把手教他加脾、育王、摇蜜。有一次,伍国强发现扎西达吉家的蜂箱木板上渗出发黑的蜜糖,“这是滋生虫害的温床,得换新蜂箱了。”
“养蜂不普及,县里根本买不到蜂箱。”扎西达吉听了直挠头。伍国强当即为扎西达吉网购了60套活框蜂箱。
装箱这天,扎西达吉硬拉着伍国强到县里下馆子,伍国强拗不过,就点了一碗面,结果菜上来多了几碟卤菜,“我喊达吉一起吃,他却躲在一边吃糌粑,一个劲说‘不爱吃卤菜’。”

(伍国强正在指导藏族同胞养蜂。通讯员 摄)
藏族老百姓的朴实、真诚让伍国强感动不已,此后几年里,他继续在贡嘎养蜂事业上倾注心血。2021年,他撰写的20余万字藏汉双语版《西藏蜜蜂养殖技术概论》出版。几年来,他培养了200余名藏族蜂农。
如今,西藏山南已建成12个养蜂示范基地,带动460名藏族同胞稳定就业。伍国强指导创建的“巅蜂贡蜜”品牌,年销售额突破1100万元。

(伍国强走在贡嘎的山间。通讯员 摄)
去年6月重返贡嘎时,扎西达吉特意开着新买的车,将伍国强迎进自家新建的二层砖房。“他带我参观新家时,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
扎西达吉的两个孩子分别在拉萨、山南上学。伍国强和扎西达吉约定,今年达吉的大儿子高考如果考上了湖南的学校,他们就在浏阳见面,一起去看一场烟花,也看看浏阳的蜂蜜养得咋样。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国强藏族贡嘎扎西浏阳蜂箱通讯员西藏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5-05 18:02:00
- 本文链接:https://m.ghbk.net/news/D1JV3x1gX5.html
- 上一篇 > 《决胜巅峰》全球电竞总决赛首次落户广州,TS捧起冠军奖杯
- 下一篇 > 假日·暖心丨“给你多放一勺冻冻,不要想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