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观点|如何让“屏上之书”照亮精神生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1:02:00    

王志顺

4月23日在山西太原举办的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6.7亿,同比增长17.52%;数字阅读市场总体营收规模为661.41亿元,同比增长16.65%;数字阅读作品总量约为6307.26万部,同比增长6.31%。其中网络文学和电子书的数量占比约为67.55%,有声阅读作品数量占比约为32.45%。

数字阅读的普及,无疑是一场技术赋能的胜利——它让知识触手可及,让阅读跨越时空限制,甚至让银发群体和青少年在同一个数字生态中共享文字的温度。但在这份繁荣背后,一个更深层的命题浮出水面:当阅读从开卷有益转向指尖滑动,如何在技术的便利中守护精神生活的深度?

要让“屏上之书”真正滋养国民精神,需在技术、内容与制度层面寻求破局。平台不妨借鉴微信读书的“经典共读计划”,让社科经典重回用户视野;创作者需跳出“爆款公式”的窠臼,为读者提供更多丰富的选择;监管部门则需构筑“技术护城河”,用区块链存证压缩盗版生存空间。

虽然技术不断迭代,但每一代人精神家园的丰盈,始终需要真诚的文字照亮前路。站在6.7亿用户的肩膀上,中国数字阅读的使命不仅是创造市场奇迹,更应成为沟通世界、滋养国民心性的“数字巴别塔”。当屏幕上的文字既能托起“全民阅读”的便利性,也能留存思想碰撞的锐度与温度,这场始于技术革新的阅读革命,方能在人文价值的回归中更具价值和意义。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