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
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越来越多青年返乡创业,有些是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的,有些是在大中城市工作数年后返乡创业的。他们有目标、有知识、有干劲,带回了新观念和新模式,为家乡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随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乡村对青年人才的渴求更加强烈,各地都在“筑巢引凤”,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千方百计引进青年人才。无论从发展产业的角度看,还是从人才培养使用角度看,都亟需大力支持返乡青年成长成才。
返乡青年大多有较高学历,阅历较为丰富,也了解一些商业运作知识,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思路、新活力。他们有的创办企业,将当地的农特产品卖出去;有的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由此带火一个产业、带富一个村子的情况并不鲜见。不过,不少地方仍存在对返乡青年不信任、认为他们办事不牢靠的固有观念,必须破除这种偏见,敢于给返乡青年压担子,让表现突出的返乡青年担任致富带头人,联农带农共同致富。
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重用人才还要厚爱人才。应坚持人才优先战略,建立与人才贡献相匹配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返乡青年奖励力度。应建立与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人才供求机制,搭建投资融资、科技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等平台,通过“头雁效应”形成“雁阵”,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返乡。只有让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人才发展的动力,才能让乡村成为青年扎根的沃土,而非匆匆而过的驿站。
支持返乡青年“走出去”。对农村而言,农特产品、劳务输出、家政服务、乡村旅游等都是市场在外。因此,返乡青年创业就业,“引进来”只是第一步,“走出去”才是真道理。要大力支持他们走出去开拓更广市场,销售更多农产品,带动农民增收。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返乡青年更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带着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活力投身乡村,在田间地头挥洒智慧和汗水,努力成长为广大村民的代言人、富民兴村的当家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拓兆兵)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青年乡村人才的人走出去经济日报激励机制带头人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4-13 06:52:00
- 本文链接:https://m.ghbk.net/news/DrJK5klP98.html
- 上一篇 > 美方豁免部分商品“对等关税”
- 下一篇 > 千年古城墙邂逅百年花鼓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