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广发中证全指金融地产ETF财报解读:份额缩水47.83%,净资产下滑29.96%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01:00:00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2025年3月29日,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广发中证全指金融地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广发中证全指金融地产ETF”)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基金在过去一年中,基金份额和净资产规模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不过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以下是对该基金年报的详细解读。

主要财务指标:净利润扭亏为盈,资产规模下滑

本期利润与已实现收益

2024年,广发中证全指金融地产ETF本期利润为489,521,985.27元,相比2023年的 -67,307,995.09元实现了扭亏为盈;本期已实现收益为42,803,256.22元,而2023年为 -24,235,451.00元 。这表明基金在2024年的投资运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年份本期利润(元)本期已实现收益(元)
2024年489,521,985.2742,803,256.22
2023年-67,307,995.09-24,235,451.00

净资产情况

2024年末,基金期末资产净值为1,151,892,718.52元,较2023年末的1,647,186,870.33元下滑了29.96%。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152,545,092.01元,而2023年末为 -246,873,112.67元 。

年份期末资产净值(元)期末可供分配利润(元)
2024年末1,151,892,718.52152,545,092.01
2023年末1,647,186,870.33-246,873,112.67

基金净值表现:份额净值增长率超业绩比较基准

份额净值增长率

2024年,该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4.05%,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9.04%,基金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过去五年,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7.60%,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 -10.56%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6.58%,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 -11.00% 。

阶段份额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
2024年34.0529.04
过去五年7.60-10.56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16.58-11.00

净值表现总结

从净值表现来看,2024年该基金表现出色,跑赢业绩比较基准。长期来看,基金也取得了正收益,且优于业绩比较基准。

投资策略与运作:完全复制法跟踪指数

投资策略

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跟踪指数,即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构成及其权重构建指数化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的调整,尽量降低跟踪误差。

运作分析

2024年宏观环境不确定性较高,包括地缘政治、国内经济预期和海外宏观等方面。在此背景下,沪深指数、创业板指数上涨,中证全指金融地产指数也上涨。基金投资运作严格遵守合同要求,认真对待投资者日常申购、赎回及成份股调整等工作,未发生任何风险事件。

业绩表现归因:市场环境与投资策略共同作用

2024年基金业绩表现良好,主要得益于市场环境和投资策略。宏观环境虽有不确定性,但相关指数上涨,为基金带来了正向收益。同时,完全复制法跟踪指数的策略使得基金紧密跟随指数表现,有效降低了跟踪误差。

市场展望:全球宏观环境不确定性仍高

展望2025年,全球宏观环境能见度依旧较低。国内稳增长政策态度清晰,但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以及地产对消费预期的压制,使得消费改善存在不确定性。海外方面,美国政策组合存在矛盾性,经济和降息节奏不确定性较高。金融地产板块在2025年的表现更多依赖于经济基本面的实际改善,需后续持续跟踪验证。

费用分析:管理费、托管费随资产净值下降

基金管理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为7,621,352.41元,较2023年的9,381,459.10元有所下降。其中,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为21,215.53元,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为7,600,136.88元。

年份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管理费(元)应支付销售机构的客户维护费(元)应支付基金管理人的净管理费(元)
2024年7,621,352.4121,215.537,600,136.88
2023年9,381,459.1030,216.189,351,242.92

基金托管费

2024年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为1,524,270.44元,低于2023年的1,876,291.73元。

年份当期发生的基金应支付的托管费(元)
2024年1,524,270.44
2023年1,876,291.73

费用总结

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基金资产净值的下滑。这两项费用均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计提,资产净值减少导致费用相应降低。

交易费用与投资收益分析

交易费用

2024年交易费用相关数据如下:应付交易费用期末余额为126,950.99元,上年度末为94,832.07元;其他费用为667,053.77元,上年度为766,820.82元。

项目2024年(元)2023年(元)
应付交易费用期末余额126,950.9994,832.07
其他费用667,053.77766,820.82

股票投资收益

2024年股票投资收益——买卖股票差价收入为5,475,422.54元,而2023年为 -70,732,238.92元 。股票投资收益——赎回差价收入为 -23,318,734.10元,2023年为 -14,785,730.86元 。

项目2024年(元)2023年(元)
股票投资收益——买卖股票差价收入5,475,422.54-70,732,238.92
股票投资收益——赎回差价收入-23,318,734.10-14,785,730.86

分析总结

应付交易费用有所增加,可能与基金交易活跃度等因素有关。股票投资收益中,买卖股票差价收入扭亏为盈,反映出股票买卖操作在2024年取得了较好效果,但赎回差价收入仍为负且亏损扩大,需进一步分析原因。

关联方交易:通过关联方交易单元交易情况

通过关联方交易单元进行的交易

2024年通过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交易单元的股票成交金额为56,076,124.90元,占当期股票成交总额的4.73%。当期应支付广发证券的佣金为28,783.61元,占当期佣金总量的7.06%。

关联方名称股票成交金额(元)占当期股票成交总额的比例当期佣金(元)占当期佣金总量的比例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56,076,124.904.73%28,783.617.06%

关联方交易总结

基金与关联方广发证券存在一定的交易往来,从比例上看,通过广发证券交易单元的股票交易占比及佣金占比相对较小,但仍需关注交易的公允性和合规性。

股票投资明细:金融业占比超九成

行业分布

报告期末,按行业分类的境内股票投资组合中,金融业公允价值为1,062,214,216.92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92.21%;房地产业公允价值为72,249,029.53元,占比6.27%。

行业类别公允价值(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金融业1,062,214,216.9292.21
房地产业72,249,029.536.27

股票投资总结

基金股票投资高度集中于金融和地产行业,这与基金跟踪的中证全指金融地产指数相关,行业集中度较高,投资者需关注行业系统性风险。

持有人结构与份额变动:机构投资者占主导,份额大幅缩水

持有人户数及结构

期末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为5,553户,户均持有基金份额177,932.65份。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907,875,327.00份,占总份额比例91.88%;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80,184,656.00份,占比8.12%。其中,广发中证全指金融地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持有份额865,065,820.00份,占总份额比例87.55%。

持有人结构持有份额(份)占总份额比例
机构投资者907,875,327.0091.88%
个人投资者80,184,656.008.12%
广发中证全指金融地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865,065,820.0087.55%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

本报告期期初基金份额总额1,894,059,983.00份,本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97,000,000.00份,总赎回份额1,003,000,000.00份,期末基金份额总额988,059,983.00份,份额缩水47.83%。

项目份额(份)
期初基金份额总额1,894,059,983.00
本报告期基金总申购份额97,000,000.00
本报告期基金总赎回份额1,003,000,000.00
期末基金份额总额988,059,983.00

总结

机构投资者在基金持有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广发中证全指金融地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持有比例极高。基金份额大幅缩水,可能与市场环境、投资者预期等多种因素有关,投资者需关注份额变动对基金运作的影响。

风险提示

  1. 市场风险:全球宏观环境不确定性高,国内经济和海外经济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金融地产板块波动,进而影响基金净值。
  2. 流动性风险:报告期内存在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比例达到或超过20%的情况,个别投资者的大额赎回可能对基金资产运作及净值表现产生较大影响,极端情况下可能带来流动性风险。
  3. 行业集中风险:基金股票投资高度集中于金融和地产行业,行业系统性风险对基金影响较大。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