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料品类发展报告2025》:市场规模有望回升至700亿元
新京报讯(记者王萍)近日,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日料品类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日料市场规模为690亿元,同比上升2.2%。随着市场持续回暖,2025年,我国日料市场规模有望回升至700亿元。
《报告》显示,虽然日料热度高,但是从全国市场来看,发展并不均衡。红餐大数据显示,我国近四成的日料门店分布在华东地区,其次有21.2%的门店分布在华南地区。其中,广东、江苏、浙江是日料门店数排名前三的省级行政区,广东的门店数最多,占比达14.7%。
从线级城市分布来看,与2022年和2023年相比,2024年日料门店在一线、新一线城市门店数占比有所下降,三线、四线城市的占比在提升,说明日料市场有逐渐下沉的趋势。
《报告》显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日料在我国分化出了众多细分赛道,各有其发展特点。具体来看,根据主营产品和经营模式的不同,目前日料可大概分为寿司、日式拉面、日式米饭快餐、综合日料、日式烤肉等。从日料各细分品类的门店数占比来看,寿司门店数占比最高,达42.4%,其次是日式米饭快餐,占比为15.7%。截至2025年3月,国内寿司门店数超过23000家。N多寿司以超过2000家的门店数领跑。此外,寿司赛道的人均消费以35元以下门店为主,占比超过五成。人均消费在百元以上的门店占9.5%,人均消费80元-100元的门店占比为7.9%。
《报告》指出,虽然我国的日料市场有回暖的迹象,但目前日料在我国依然面临着同质化严重、饮食习惯存在壁垒以及创新性不足的问题。例如,在产品和环境上,虽然不同店铺之间的菜品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仍然存在着高度雷同的现象,无论是寿司、刺身还是炸物,都缺乏独特的卖点。
同时,在环境、服务上,大多也缺乏记忆点,需要加强创新。此外,日料作为一种源自日本的餐饮文化,其口味和烹饪方式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进一步限制了日料在中国市场的普及和发展。
编辑 王琳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