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锐评丨“龟速”不安全,开车别分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4:55:00    

据媒体报道,上海、济南等地均在城市高架道路使用无人机巡航查处“龟速车”;成都交警也在三环路、二环高架、机场高速试点“龟速车”治理系统,该系统依靠AI分析模型最快30秒就能完成“龟速”认定,下一步将推广到全市高速路、快速路等路段。

无人机用于对分心驾驶等易致祸致乱违法行为的查处

车辆行驶既不能超速,也不能像乌龟散步。所谓“龟速车”,就是在道路通行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尤其是在设最低限速的道路上,行驶速度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的车辆。之所以会出现“龟速车”,有的车主是刚开车不久,上路比较紧张,或车辆出现故障,导致车速提不起来;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车主分心驾驶,如一边开车一边接打电话、刷视频甚至化妆。

一个个“移动的路障”,看似小心,实则分心;看似稳当,实则危险。只要有一辆“龟速车”在前方“遛弯儿”,就可能造成长达百米的交通拥堵,并严重威胁道路驾驶员生命财产安全。2024年9月15日,沪蓉高速湖北境内发生的一起事故中,慢车道内一辆小汽车就是在极低速度行驶时,被后方一辆轻型货车猛烈追尾。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可见治理“龟速车”绝非小题大做。

治理“龟速车”,既是为了保障道路资源高效利用,也是在守护交通秩序和安全。据报道,交警部门多采取罚教结合的方式,对玩手机等分心驾驶者依法罚款、记分,对由紧张造成的极低速行驶则给予口头警告,提供帮助引导。分类处置“龟速车”,释放了促“龟速车”提速的鲜明信号,也传递了“治病救人”的管理温度,有助于引导更多车主遵守交通管理法规,推动全社会形成文明驾驶、安全驾驶的共识。

道路是城市的血脉,效率与安全缺一不可。慢不代表安全,分心不是开车应有的状态,“龟速”更不是司机该有的姿态。期待相关部门能制定更加细化的“龟速车”处罚标准,如按时速的不同分级处罚,让各地交警在执法时有更具体的参照和依据,进一步提升“龟速车”治理的精细化程度。各地车主也要认识到“龟速”的危害一点不比“超速”小,自觉树立正确的驾驶观,为建设快速、安全的道路作贡献。

分心之慢,恰恰就是安全之患。开车,就要把心思用在观察路况上,让双手把在方向盘上,而不是手机或者其他什么上。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辛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