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评论|13项措施!破局内蒙古城市公交运营难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11:35:00    

城市公共交通是保障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公益性行业,它不仅关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基本的民生保障。近日,内蒙古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出合理制定票制票价、科学确定发展模式、规范特许经营管理等13个方面的措施,建设结构更加合理、服务更加人本、运行更加高效、网络更加融合、安全更具韧性的公共交通体系。

深入探究,《意见》的出台是全面应对城市公交运营难题的务实之举。经过多年的建设与投入,内蒙古公共交通体系取得了长足发展,2024年,全区公共汽电车客运量达6.5亿人次,轨道交通客运量突破0.8亿人次。但是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运营,私人汽车保有量增长,电动自行车普及率提高,公众出行选择日益多样化,使得城市公共交通的客流量显著下降。面对冲击和挑战,推动公交转型发展已迫在眉睫。

图片来源:新华社

破解困局,首先要调整发展战略。《意见》首提“差异化发展理念”,要求全区各地立足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出行特征等实际“量体裁衣”。例如,呼包鄂乌等城市群可重点发展城际公交,推动区域一体化;而人口分散的农村牧区则需优化微循环线路,提升通达性。这一战略有利于打破传统公共交通规划的同质化弊端,通过精准匹配供需关系,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既避免资源浪费,又满足差异化出行需求。

针对公共交通“地难用、钱难续、路难行”三大痛点,《意见》给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明确公共交通设施用地可划拨或协议出让,支持场站立体开发,甚至允许桥下空间免费或公益性收费供企业使用。要求各级财政及时足额拨付中央专项资金,严禁挤占挪用,并有序清偿历史欠账。强化运营成本核算与补贴补偿,平衡企业可持续与百姓可承受。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信号优先系统,鼓励公交“进医院、进校园、进园区”。

为推动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意见》还注重智慧化、人性化、多样化多维赋能。在智慧化方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优化线网布局和调度管理,让群众享受更智能的出行体验。在人性化方面,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群体,完善盲道、无障碍渡板、母婴室等设施,让公交成为传递城市温度的“移动港湾”。在多元化方面,开发大站快线、微循环、定制化公交等灵活模式,满足通勤、购物、就医等差异化需求。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既靠政府大力推动,也靠公交企业主动作为。《意见》明确支持公共交通企业拓展广告传媒、商业租赁、汽车充电等业务,推动从“传统运输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这一政策设计,既能通过非票收入弥补运营亏损,缓解财政补贴压力;又能借助市场化运作提升经营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强调建立工资增长机制和驾驶员倾斜制度,有效保障从业人员权益,构建良性发展生态。

城因路变,业由路兴。推动城市公共交通转型发展,既要立足当下解决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固本强基。随着政策的落地实施,将会为群众的出行提供更多便利的交通选择,书写民生工程与城市治理协同共进新篇章。

(来源:内蒙古观察 作者:任国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