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共育|师大滨江学子走进烈士故居,和父母沉浸式体验红色课堂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2日讯(通讯员 霍琼瑶 李灿红)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研学活动在位于望城区郭亮村的郭亮烈士故居展开,10余组亲子家庭在历史的长河里追寻先烈足迹,共上一场滚烫的“红色课堂”。这堂课由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滨江学校小学部2311班家委会组织,从行程设计到场馆对接等由家长自主完成,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了鲜活的红色基因。

踏入郭亮烈士故居,青石板路在阳光下泛着岁月的光泽。10余组亲子家庭围坐在天井里,郭亮村党总支专职副书记佘干用地道的乡音,声情并茂地讲述郭亮烈士的英勇事迹,质朴的话语里满是对先烈的崇敬与缅怀,深深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一封静静陈列在玻璃柜中的遗书,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这是郭亮就义前给怀孕妻子的绝笔信,当佘干书记念出“灿英吾爱:今将永诀,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时,家长们带着孩子们轻声跟读,那一声声稚嫩的声音,传递着感动与敬意。“郭亮烈士牺牲时仅28岁,孩子还未出生。这封家书,何尝不是写给所有后辈的呢?”在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中,孩子们仿佛看到了先烈们为了信仰和理想不惜牺牲生命的伟大精神,在自己心里种下了传承红色基因的种子。

在郭亮烈士的陵墓前,孩子和家长们手持白色菊花,沿着绿荫廊道走向郭亮烈士塑像。随着一声“敬礼”,孩子们的小手齐刷刷举过头顶,恭恭敬敬地向烈士敬礼,并献上菊花。孩子们明白了身上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他们用纯真的童言表达心声:“我要当郭亮叔叔那样聪明又勇敢的人……”
“近期,郭亮纪念馆特意为家长的自发活动开通了‘绿色通道’。”他表示,家长们比学校团队更灵活,像这样的非工作日接待,正是家庭教育独特优势的体现。

据了解,为了组织策划此次活动,该班级家委会团队做了大量前期筹备,提前一周便与场馆取得联系,对各个环节反复推敲,还贴心地为孩子们备好防暑药包,确保研学活动顺利进行。这场由家长策划组织的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感悟红色文化中茁壮成长,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为孩子们的童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