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丰台,红隼和居民共住一个“家”
4月19日,北京市丰台区丰台街道庄怡公园,晨光穿透薄雾,照在不远处高高的居民楼上。“周庄子家园”几个大字熠熠生辉。镜头拉近,一只红隼在“家”字间筑巢安家,与居民共住一个“家”。

同学们发现这只红隼,还是3月30日早晨。当时,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观鸟小组的崔怀予和杨铭远同学来到学校的“乐学公园”庄怡公园,像往常一样开展观鸟活动。
“当时我们正在进行鸟类调查,忽然听到红隼特有的尖锐、急促的叫声。”杨铭远说。随即,一只红隼张开翅膀在空中盘旋。这里是居民区边上的公园,从来没有发现过红隼。他们赶紧拿起相机拍摄。

拍着拍着,红隼向周庄子家园小区飞去,还落在了楼体外立面“周庄子家园”中的“家”字上。再仔细一看,这里竟然是它的巢。

“周庄子家园”几个大字呈白色,竖着固定在楼体东侧。目测高度位于20层左右,红隼待在“家”字上面,面向公园,视野非常好。
“这只红隼太聪明了,它把窝巢安放在‘家’字中间,那里结构狭小,不仅便于搭窝,而且还很隐蔽。前几天北京刮大风的时候,我们还担心窝巢是否会被吹下来,后来发现它纹丝不动。”杨铭远说。
“在自己的乐学公园里就能见到书本里介绍的猛禽,我们特别开心,它的出现也意味着周边的食物链是完整的,生态非常好。”崔怀予说。
孩子们说的“乐学公园”,是今年丰台区为学生们准备的一份大礼:以公园绿地为载体、中小学校为主体的“学校管园—园林助教—协同共治”新模式。目前首批33所“校·园结对”试点已经启动建设,到明年将构建“乐学公园”15分钟研学圈,2027年实现自然教育场景全域覆盖。
改造后的庄怡乐学公园新增了研学中心、昆虫旅馆等特色设施,还设置了观鸟站、疗愈小屋等互动体验区,让“课堂与自然无缝衔接”。
学校附近的“乐学公园”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连接书本与现实的桥梁。他们说:“与红隼为邻可遇而不可求,我们要好好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不仅为自己和周边的居民,也为这些会飞的邻居提供乐园。”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颖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公园窝巢周庄丰台居民几个观鸟一只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4-19 21:53:00
- 本文链接:https://m.ghbk.net/news/eEqlANlJlz.html
- 上一篇 > 上合组织秘书长:中国不断助力本组织可持续发展,深化区域互联互通
- 下一篇 > 云南恒荣未弥补亏损超股本总额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