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赞佛坪】中国农村网 | 陕西省佛坪县:小县域大作为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近年来,陕西省佛坪县将“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推动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全面振兴更加坚实。2024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60元,增幅8%。
着力在县镇村三级联动上出新招。建立县镇村协同推进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构建了各联镇县级领导现场调度指挥、各包扶部门具体负责、村级具体实施的县镇村协同推进机制。建立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将“三农”工作纳入县对镇、成员单位的目标责任考核,按时间节点开展督导。建立多元投入联动机制,近4年来,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衔接资金约3亿元,实施项目448个。在持续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上,安排产业到户奖补项目资金3134.01万元,累计受益脱贫户、监测对象4529户。
着力在“五个振兴”上创新路。产业振兴促增收,投入财政衔接资金5809万元,打造“药菜果牧渔”亿级产业链。突出山茱萸、冷水鱼两大特色产业,全县中药材总面积达到12.18万亩,打造山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7个,新建中药材加工基地2处,新建陆基高位池及标准化冷水鱼养殖基地2个,全县冷水鱼养殖水面稳定在500亩。人才振兴强支撑,选派“三区”科技人才和科技特派员50人,实现科技服务全覆盖。开展低空经济、电商等培训8期450余人次。文化振兴激活力,推行村规民约“硬规矩”,创新红白理事会“三单工作法”,破解红白事攀比难题;依托“爱心积分”“榜样评选”,激活群众参与热情;深耕乡土文化,打造镇域特色文化工程,用民谣、非遗、红色故事等滋养新风。生态振兴更美丽,全县累计改造提升卫生厕所7838座,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纳入环卫一体化覆盖区域,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100%。积极盘活利用全县各村闲置资源,先后打造了小节点、小花园、小菜园等景观节点250多个。组织振兴强引领,深化“集成点题、同题共答、多维评价”机制,确定年度争先进位重点村党组织11个,全县24个一、二类村党组织与32个二、三类村结对,建立互助清单30项,做到发展同向、结对共进。
目前,佛坪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还面临着农业龙头企业匮乏,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 。佛坪将从以下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进转型升级做强产业联群。各有侧重做优前端,持续推进有机、品牌、设施、智慧、观光“五个农业”提质增效,逐步扩大“药牧菜果渔”产业规模效益。加快中药材产业提标,重点突出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山茱萸标准化抚育管理示范点建设。加快渔业产业提档,开发陆基设施养殖,整合小二型水库、塘坝发展适度规模水产养殖。补短强弱做深中端,聚焦以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产业,育强“链主”企业,加大本地农业企业培育力度。稳步推进山茱萸“科技小院”建设,支持企业围绕“食药同源”产品开发,加快山茱萸酵素生产、中药材初加工、仓储冷链等项目建设。紧盯市场做活后端,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持续开展绿色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持续提升品牌竞争力。
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加强项目库建设管理,避免项目建设同质化、重复化。着眼于品牌建设和区域标志性农产品,加快物流、运输、仓储、电商等配套布局。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纳人才,采取聘任技术管理人员、承包经营、经营托管等多种形式,健全村集体经济管理、技术人才与集体经济发展稳定的利益链接机制,吸纳本土返乡创业人才、优秀大学毕业生等各类优秀人才到村庄发挥才智。
来源:中国农村网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山茱萸水鱼中药材全县乡村产业佛坪县机制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8-29 16:58:00
- 本文链接:https://m.ghbk.net/news/eEqlDMMqlz.html
- 上一篇 > 海南1人被查,4人被处分
- 下一篇 > “校园餐”、征订教辅、购买校服……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公开征集问题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