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公益研学亲历文化与科技的对话

小记者们正在体验MR眼镜带来的虚拟现实科技。 实习记者 赵艺婷 摄
本报讯 记者高鹏报道 通过MR眼镜带来的虚拟现实探索科技的奥秘,亲手尝试扎染手工制作来解锁传统文化的密码,在了解共青团、少先队光荣历程中提升当代青少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60余名小记者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经历文化与科技的对话,打开面向未来的梦想之门。
4月20日,辽沈晚报与沈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同举办的“探索科技奥秘,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公益研学活动在沈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圆满举行。此次活动既是为双方联合主办的“文化与科技对话”主题征文活动暖场预热,也是今年“青春护苗·流动少年宫”系列公益活动中的重要一站。
来自全市辽沈晚报小记者团、沈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青衿文学社以及浑南区白塔小学的60余名校园小记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在集“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为一体的体验活动里,孩子们在科学实践与传统文化交互中感受到科技与文化的魅力。
在趣味横生的“科技体验之旅”中,小记者们通过少年科学院中的MR虚拟现实互动体验,不仅学习到了科学知识,还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科技对学习方式的改变,让他们从视觉上感受真实、亲手“触摸”实物,零距离体验。
在绚烂多彩的“非遗手作之旅”中,小记者们通过亲手体验扎染手工制作的全过程,了解到每一件手工作品的背后,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情感,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在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后,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此外,身为少先队员的小记者们,还经历了庄严肃穆的“红色教育之旅”。通过参观团队史馆,让孩子们了解共青团、少先队的历史,感受到前辈们的拼搏精神和创业艰辛,激励他们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时,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
在活动最后,小记者们还一同参与了热情洋溢的“文学创作之旅”。由少年文学院青衿文学社写作老师,根据此次征文活动的主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写作指导,进一步提升小记者们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场内容丰富的研学之旅中,小记者们感受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体验到了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更感受到了革命前辈的拼搏精神和创业艰辛!接下来,他们将以笔为锋,在通往未来的大门上,镌刻属于自己的收获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