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男子发布诱导穿越秦岭视频被查 138人穿越秦岭被“揪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4 09:24:00    

长安区开展治理非法穿越联合执法行动

  8月23日记者从长安区秦岭保护局获悉,一名男子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搬运枯木对“鹿角梁导航架”进行恢复,挑战法律红线被查处。连日来,长安区持续开展治理非法穿越联合执法行动,“揪住” 138名非法穿越者。

  周边植被破坏“鹿角梁导航架”被清理

  鹿角梁地区位于宁陕县与长安区、鄠邑区交界处的秦岭分水岭西南,海拔2700米,是原生态保存完好的区域之一,在民间被称为“秦岭最后一片净土”。近年来,随着登山驴友、户外俱乐部成员非法穿越的频繁进入,给该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安全带来巨大隐患。

  在鹿角梁梁顶区域的高山草甸处,多年来,非法穿越的登山人员用枯木进行堆积,逐渐形成一个多达百根、高近5米的木堆,在“驴友圈”被称为“鹿角梁导航架”,成为非法登山者为博取流量,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非法穿越信息的“网红点”,不断吸引非法穿越者前来打卡。

  该处木堆掺杂有大量非法穿越人员扔下的生活垃圾,且由于非法穿越人员长期踩踏,已造成周围植被破坏,并形成森林火灾隐患。

  为消除安全隐患、阻隔网络平台误导效应,长安区秦岭保护局组织相关力量,对该处木堆和垃圾进行了清理处置,并对破坏的植被实施了生态修复,随着非法穿越打击力度的持续加强,非法穿越到该区域的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受损生态正在逐步恢复。

  男子搬运枯木 欲恢复“鹿角梁导航架”

  “鹿角梁导航架”被清理后,各方反映较好,但仍有个别社会人员对此存有非议,在网络平台发布误导信息,甚至发起恢复“鹿角梁导航架”的行动。

  日前,经监测发现,抖音用户“史迪仔仔”发布视频,展示其非法穿越至鹿角梁区域,搬运枯木对“鹿角梁导航架”进行恢复,并配以误导性文字,公然挑战法律红线,对多方努力形成的核心保护区管控格局造成不良影响。

  经公安长安分局联合长安区秦岭保护局查证,锁定了该视频发布者为赵某某。目前,赵某某已到公安机关接受了调查和初步处理,承认了其违法行为,待有关部门完成生态损害鉴定后,将对赵某某做出进一步处理。

  执法行动“揪住”138名非法穿越者

  秦岭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被誉为“中央水塔”,其核心保护区生态脆弱,环境敏感,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任重大。

  为有效打击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行为,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扰和影响,近期,长安区委秦保委办公室组织区秦岭保护局、公安长安分局及相关街办,会同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集中开展了12批次治理非法穿越联合执法行动,累计行政处罚7起,对138名非法穿越核心保护区人员采取“现场教育+集中学习+具结悔过”的方式进行了处理。

  近年来,随着户外探险热度不断升高,结合短视频流量经济的叠加效应,部分旅行社、户外公司等无视自然保护区条例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违法组织穿越核心保护区活动,严重威胁秦岭生态系统安全稳定。

  为严格落实秦岭保护全方位管控,长安区秦岭保护局在联合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打击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专项整治行动中,采取线上线下综合整治,通过抖音、快手及融媒体等平台,引导社会公众不断提高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对在网络平台发布组织非法穿越活动信息的线索及时查处,对持续性组织穿越活动,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人员由检察机关对其提起公益诉讼。

  与此同时,长安区着力构建“打、防、管、控、宣”一体化长效机制,依托“核心保护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制定联合执法计划,保障重点区域巡查频次和覆盖密度;积极赋能科技防控,运用无人机巡航、安防警戒视频监控、触发式短信提醒等补足人力巡查盲区,力求实现非法穿越行为“早发现、早拦截”。

  此外,长安区通过社区公告、短视频平台、峪口宣传栏、组织志愿者活动等,多渠道多方位普及秦岭生态保护知识,切实提升公众生态保护自觉性,呼吁更多市民群众一起保护绿水青山。



来源:西安晚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