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寻医” 科技企业“问诊”杭州机器人产业对接会秒变“会诊大厅”
4月1日下午,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路演中心”里,人形导览机器人开门迎客、四足机器狗灵活穿梭,消防灭火机器人严阵以待——一场由杭州市经信局主办的人形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对接会,正在上演机器人产业对工业制造、市政巡逻、生活服务、医疗康养、应急救援、文旅接待等75个细分行业的“望闻问切”。

某医疗器械公司技术总监从桐庐跑来,他想要寻找一款能够将毫米级钢丝弯折、打磨的机器人。“我们生产的正畸牙套,需要将一根头发丝细的钢丝弯折到0.5到1.5毫米的精度,每只都是非标品。”记者了解到,现有牙套钢丝均为手工弯折,熟练工两次成型,需要5分钟。“传统的3D打印机建模就要20分钟。对接会上,我发现有两家企业生产的机器手,能做到1秒成型,且高度高、结构稳定、成本低,我接下来就去聊聊。”

隔壁展厅,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徐欣昌副主任提着一个神秘塑料袋现身。打开一看,三瓶形状各异的药水和一支软膏赫然在目——这些特殊的包装难倒了医院的自动发药机。“进口设备40万一台太贵,咱们杭州的机器人企业能不能研发个‘特效药’,让药房的同事们‘解放双手’?”记者注意到,现场发放的《需求对接手册》针对企业的每项需求遴选了1到3家科技企业进行功能匹配,匹配程度犹如中医开方一般精准。

“来,先加个微信!”杭州某智能制造公司负责人掏出手机打开二维码,像个热情的摊主招揽顾客。一下午工夫,他的微信列表新增了20位好友——包括一名从深圳远道而来的工程师。杨先生任职于深圳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他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由政府牵头举办的对接会:“把大家叫到一块来提提需求,讲讲方案,还是挺务实的。相较于行业展会,政府牵头的对接会显然更有诚意。”

“机器人产业要迈向更高峰,绝非单一个体能够完成。”杭州市经信局(市数字经济局)负责人表示,作为企业的“娘家人”,杭州发布了多项推动人形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发展政策,包括建立政府陪跑员制度,提供不少于8000万元/年的产业扶持资金,着力破解科研成果保护与转化、产业配套、融资、用地用房、市场推广应用等难题。
据了解,2025年杭州还将组织不少于4场的产业对接会,建成30个以上应用场景,评选10个以上“机器人+”示范应用场景。2026年前打造1个推广应用平台,3个业务职能中心,6项行业应用能力,为人形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机器人杭州产业杭州市人形机器企业钢丝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4-02 18:24:00
- 本文链接:https://m.ghbk.net/news/O2qLV52gG5.html
- 上一篇 > 广西祭祖有多拼 翻山越岭犹如“特种兵”
- 下一篇 > 自贡市大安区多措并举显成效 螃蟹沟“治水”见新貌